×

订单信息填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收货地址:

备注:

我已认真阅读,并遵守 《协议与须知》

支付后系统会发送高清图,请长按图片存储,照片会保存在相册中。

确认

请先确认阅读协议与须知,提交订单信息

×

《版权购买使用者权益说明》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http://www.gxkiwi.com/)为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的新媒体平台。声明其所展示并销售的素材(含照片、音频、视频等)的著作权均属于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保护。 在下载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素材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权益说明”的条款。版权购买使用者的用户名及密码仅供版权购买使用者个人使用,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下载素材均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保留监控版权购买使用者账号及采用必要手段阻止多用户共享账号的权利。(如以上授权许可无法满足您的需求,请联系客服专员,为企业定制高级授权许可服务。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一、有限授权许可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在此授予版权购买使用者非排他性的、非独家的、不可转让的、全球性的、永久的素材使用权利,版权购买使用者在遵循本说明及本授权协议第二部分里提到的限制条款的前提下,以下列方式使用、修改和复制视频

奋进新征程

您的位置: 首页 / 非遗 / 寻根问源 民间传说中的壮族三月三

寻根问源 民间传说中的壮族三月三

2020年03月24日 16:20:10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关键词:壮族三月三,非遗 | 浏览量: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系列报道,以充分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线上活动以“壮族三月三”为中心,综合介绍壮族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活动内容、代表性传承人,以此带出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非遗项目。同时,为体现壮族三月三的多民族共享性,将撷取广西各世居民族代表性项目进行介绍。

民间传说中的壮族三月三

       民间传说中流传着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来源,这些传说与生育神花婆、龙母,农业神神农、歌仙刘三姐有关,有些地方还将节日来源附会到历史人物比如介子推、侬智高身上。以下撷取二则以飨读者:

《特掘的传说》 民间关于壮族三月三来源的传说,流传于桂中大明山一带。

传说有一个寡妇,婚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无儿无女,独自生活。有一天,她到小河挑水,把水汲上来时,发现桶里有一条小蛇,她就把水倒了再汲,但每次都发现小蛇在内,于是她只得把小蛇带回来喂养。后来,小蛇渐渐地长大。每当她下地时,小蛇都跟着她下地干活。有一天,下地干活,小蛇照例也跟着她下地,无意中把门关上,夹住了小蛇的尾巴,断了一点。因此她给小蛇起名叫“特掘”(“特”是北部壮语方言中未婚男性的词头,“掘”意为断)。待特掘长大后,常常到河中打鱼回来,给她吃。等到她年老时,特掘还天天服侍她,要茶要药均是特掘打理。后来寡妇死了,特掘飞天成龙,寡妇是为龙母。寡妇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去世的,每年农历三月三大明山一带都会起风,据说是特掘给龙母扫墓来了。所以有“三月三,龙拜山”之说。(资料来源:张声震主编,农冠品编:《壮族神话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35-236页。)

《韦达桂的传说》关于壮族三月三来源的传说,流传于红水河上游流域的宜州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金城江区。收集人吴丕坚。

相传有一个叫韦达桂的,在皇帝手下当即“丞相”。他才识过人,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将一半拿回家乡济贫。皇帝看到他过于亲民,担心他造反,所以经常找借口为难韦达桂,都被他一一化解。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清明节的时候交一头和宫殿后那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给皇帝祭祖,一个月之内办好。一个月后,他对皇帝说,壮族地区像宫殿后那座山一样重的猪头很多,就不知道宫殿后那座山有多重,请皇上称一称再让人把合适重量的猪头抬过来。皇帝还让韦达桂找公鸡蛋,过了一个月,他就回复皇帝说,家乡的男人都在生孩子坐月子,所以没法送鸡蛋过来。皇帝说:“胡说,男人怎么能生孩子呢?”韦达桂说:“公鸡既然能下蛋,男人当然也可以生孩子。”这让皇帝无可奈何,对他恨之入骨。后来,皇帝要抓韦达桂,他就逃到长满枫林的山里,皇兵搜了几天都没找着,只在山里看到吃不完的糯米饭。皇帝无奈就放火烧山,那一天刚好是农历三月初三,乡亲们在山林的枫树洞找到韦达桂的尸体,把他葬在枫树下。热爱他的人们痛哭流泪,泪水化作红蓝草和黄杞子树。人们为纪念韦达桂,还在墓边建一座庙。后有诗传:“壮家良臣韦达桂,与皇智斗显神威,三月初三殉躯体,百世流芳千古垂。”因为韦达桂喜欢喝酒,爱吃糯米饭,又由于他是因为皇帝要求找公鸡蛋而死的,因此,第二年的三月三,人们就拿酒、糯米饭和煮熟的鸡蛋到韦达桂墓祭拜。当天刚好下大雨,枫叶、红蓝草就把糯米饭染成了黑、蓝、红,鸡蛋也被染成红色。达桂庙里冲出一条红、黄、蓝、紫、白色的花蛇,把皇帝给咬死了。按照壮族的习俗,外亡的人是不能回家举行丧祀的,所以人们就搭棚祭达桂的亡灵,唱歌赞颂他的事迹。从此以后,就形成了三月三期间做五色糯、挂枫叶、挂红蛋、搭棚对歌的习俗。(资料来源:吴丕坚:《壮族歌节“三月三”》,《三月三》1984年第2期)
       

附 录

上林壮族龙母节简介:

上林壮族龙母节也叫三月三龙母节,核心流播地域为塘红乡石门村。石门村是上林县各乡镇群众公认的壮族龙母“特掘”的故乡。传说,石门有一位勤劳善良的寡妇,有一天有缘把一只小蛇“特掘”从石南海带回当成亲生儿子来抚养,从而演绎了一段人间亲情和知恩图报的美好传说。后人为纪念龙母的恩德,就在三月三举行一系列祭祀龙母的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壮族龙母节。“特掘”神话故事演绎了壮族先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知恩图报的道德规范。可以说,壮族龙母节是壮族最早的“母亲节”。在龙母节,上林十里八乡的壮族儿女都要三五成群赶到石门上“敢仙”祭拜“特掘”及其 “母亲”,许愿乞福,并开展打陀螺、赛山歌、斗鸡、上刀山下火海等丰富多彩的民间竞技活动,场面盛大。

201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上林壮族龙母节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资料来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祭龙母


整理:许晓明,博士,研究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编辑/排版:郭珊敏
校对:黄俊元周世新
审核:许晓明 朱凤立

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热门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