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单信息填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收货地址:

备注:

我已认真阅读,并遵守 《协议与须知》

支付后系统会发送高清图,请长按图片存储,照片会保存在相册中。

确认

请先确认阅读协议与须知,提交订单信息

×

《版权购买使用者权益说明》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http://www.gxkiwi.com/)为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的新媒体平台。声明其所展示并销售的素材(含照片、音频、视频等)的著作权均属于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保护。 在下载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素材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权益说明”的条款。版权购买使用者的用户名及密码仅供版权购买使用者个人使用,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下载素材均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保留监控版权购买使用者账号及采用必要手段阻止多用户共享账号的权利。(如以上授权许可无法满足您的需求,请联系客服专员,为企业定制高级授权许可服务。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一、有限授权许可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在此授予版权购买使用者非排他性的、非独家的、不可转让的、全球性的、永久的素材使用权利,版权购买使用者在遵循本说明及本授权协议第二部分里提到的限制条款的前提下,以下列方式使用、修改和复制视频

奋进新征程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 / 像山水那样和美——桂林市高质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像山水那样和美——桂林市高质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3年10月31日 09:16:12 | 来源:广西日报 | 关键词:桂林市,民族团结 | 浏览量:

  【原标题】像山水那样和美——桂林市高质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来自壮、汉、瑶、苗、侗、仫佬、回、维吾尔、拉祜等各族同胞的街坊邻舍,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前夕,齐聚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民俗活动。维吾尔族同胞穆太力普·库尔班、亚森·麦麦提和朋友们特地准备了地道的新疆特色美食烤羊肉串、馕饼、羊汤和新鲜瓜果,艾比布拉·斯拉普提前一天来到中心帮忙布置会场,大家忙里忙外,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近年来,桂林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像山水那样和美”的创建品牌,奏响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民族交融曲,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8月31日一早,在桂林市七星区会仙路经营烧烤店的维吾尔族同胞居麦·吾斯曼急匆匆地来到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反映他和哥哥的两个孩子因举家搬迁,需要转学来桂林。该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孩子就近入学事宜,次日办好了两个孩子的入学手续。

  “有困难找服务中心。”这在当地各族群众心里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也让大家心里感到阵阵暖意。该中心党支部书记马世文告诉记者,为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2019年桂林市在桂林花鸟市场成立了七星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为外来各族群众推出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社会保险等便民服务,帮助解决了不少难题,受到各族群众一致好评。

  为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提升服务功能,2022年3月,七星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升格为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依托该中心,桂林市持续打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助力各民族同胞更好地融入桂林这座城市,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如今,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已实现“六平台”职能,即党的政策“宣讲平台”、办实事的“服务平台”、知识技能的“充电平台”、矛盾纠纷的“调解平台”、民族融合的“交流平台”、凝心聚力的“党建平台”。目前,该中心正在加快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建设,打造信息一体化的“石榴籽传媒平台”,以在线服务、远程办公信息化、远程及在线教育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除了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目前桂林市还建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联络站、咨询窗口)79个、社区民族之家76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党支部3个,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1条,全市136个社区都配备有专职(兼职)民族工作干部,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8个县区建立服务站。按照“管理机构牵头、职能部门联合、社会各界参与”的思路,协同做好城市各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这些“站”“家”“口”,成为流动人口“温暖的家”,工作人员是各民族同胞的“贴心人”。不少外地来桂林务工经商的群众由衷赞叹:“中华民族一家亲,祖国处处是家园。”

  创新“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灵渠的开凿,加强了中原与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拉近中原各民族与岭南各民族的交流,为促进中华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渠道。”“这样的解说,不仅能涨知识,还能增进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让人耳目一新。”10月4日,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凯先一家到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游览,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解说体验。

  2019年9月正式开放的灵渠博物院,将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导游讲解,成为“桂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并获评“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灵渠博物院的讲解员在解说词当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知识和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行生动讲述,让广大游客游览之余,切身感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在广西的时空印记。

  像灵渠博物院这样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融入景区景点规划和建设、导游解说词等的做法,在印象刘三姐、象山景区、虞山公园、刘三姐大观园、漓江游船、七星公园等桂林市重要景区景点普遍体现,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为深度融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市创新“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将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建设、文化活动、对外宣传、导游解说等四个方面与创建有机结合,通过游览和讲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到游客心里。

  游客走进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不仅能看到《刘三姐》彩调剧、歌剧、电影和实景演出等艺术形式与作品,还能聆听到广西本土各民族歌谣,饱览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多民族的服饰样态,参与《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中的经典章节,通过讲解员娓娓道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沉浸式感受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底蕴。

  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的黄洛瑶寨,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是我国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红瑶妇女自古有蓄长发的传统习俗,全寨头发长达1米以上的妇女就有70多名。长发习俗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探秘取经”,讨教保养长发的秘方。

  依托此优势,当地政府引入科技企业,自主研发了“长发小寨”品牌的红瑶淘米水洗发护发产品,以及龙参米、护肤面膜等特色产品,实现农文旅、加工制造的全方位升级。2022年,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当地群众获得分红60万元,传统淘米水经过产业加工升级,变成振兴瑶寨的一大产业。

  近年来,桂林市各地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自然条件,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按照特色民居、优良环境、特色产业、民俗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结合的要求,推进工、农、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综合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外来姑娘范玉成嫁到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龙塘寨时,一度被人嘲笑“没眼光”。然而,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范玉成和丈夫一家人借助当地的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文化优势,经营起一座三层楼的民宿,年收入达到20万元,成为大家羡慕的“有眼光”。这前后的变化,不过是几年的光景。

  龙塘寨是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也是兴安县“华江九寨”之一。2020年底,兴安县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村寨的独特资源,因“寨”施策,持续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与旅游产业化协同发展,形成了以优秀民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梁家寨、“民族团结+红色旅游”的龙塘寨、引进中高端民宿的桐子坪瑶寨等9个独具特色的宜居宜游村寨,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李家健 李隆德 李晓璇)

【责任编辑:周敏】


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热门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