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单信息填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收货地址:

备注:

我已认真阅读,并遵守 《协议与须知》

支付后系统会发送高清图,请长按图片存储,照片会保存在相册中。

确认

请先确认阅读协议与须知,提交订单信息

×

《版权购买使用者权益说明》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http://www.gxkiwi.com/)为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的新媒体平台。声明其所展示并销售的素材(含照片、音频、视频等)的著作权均属于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保护。 在下载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素材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权益说明”的条款。版权购买使用者的用户名及密码仅供版权购买使用者个人使用,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下载素材均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保留监控版权购买使用者账号及采用必要手段阻止多用户共享账号的权利。(如以上授权许可无法满足您的需求,请联系客服专员,为企业定制高级授权许可服务。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一、有限授权许可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在此授予版权购买使用者非排他性的、非独家的、不可转让的、全球性的、永久的素材使用权利,版权购买使用者在遵循本说明及本授权协议第二部分里提到的限制条款的前提下,以下列方式使用、修改和复制视频

奋进新征程

您的位置: 首页 / 非遗 /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让“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让“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

2022年04月01日 09:07:08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关键词:非遗,扶贫 | 浏览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1电(记者 沈秋阳 杨月)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文化传承、文化凝聚、文化滋养、文化认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为脱贫攻坚带来强劲动力和勃勃生机。

“十三五”时期不仅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以决胜阶段中的教育扶贫领域为切入点,既对此期间发布的多项政策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做出宏观把控与翔实梳理,又广泛深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具有省域特色的教育精准扶贫情况做出实例汇总。本书通过对2016~2020年我国教育扶贫总体进展与成效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依靠教育助推我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云南省福贡县鹿马登乡的傈僳族非遗工坊里,39岁的余李妹和4个工人正在缝制傈僳族传统服装,穿针引线非常熟练。“我是残疾人,13岁时得了肌肉萎缩症,没有了力气。”余李妹曾去广东打工两年,返乡后他摆了个补鞋摊,但收入并不稳定。这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后,他来到这里,担任技术员。“我是党员,我要跟党走,依靠共产党,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好好干!”

报告分析了一些区域探索的教育扶贫典型做法。其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经验获得了广泛关注。报告介绍,这是一种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精准文化扶贫方式,打造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扶贫车间,不仅大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发挥扶贫扶志扶智作用,成为文化部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与时代的融合,让非遗释放出了新的活力。

专家指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现了三个“双丰收”。

一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坚定了群众的文化自信。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

二是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贫困群众。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

三是实现了扶贫和扶志扶智“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志扶智的作用。尤其为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还鼓舞了干劲,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比如,曾深度贫困的甘肃东乡县民间刺绣,从自用自销的民间工艺传统作坊,到走上姹紫嫣红的国际服装秀舞台,脱贫后的普通绣娘亮相T型舞台,体现着非遗的文化底色和群众脱贫后自信力量,呈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新精神、新风采、新风貌、新气象。

课题组认为,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完成人类千年梦想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将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宝库。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将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热门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