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确认阅读协议与须知,提交订单信息
《版权购买使用者权益说明》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http://www.gxkiwi.com/)为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的新媒体平台。声明其所展示并销售的素材(含照片、音频、视频等)的著作权均属于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保护。
在下载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素材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权益说明”的条款。版权购买使用者的用户名及密码仅供版权购买使用者个人使用,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下载素材均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保留监控版权购买使用者账号及采用必要手段阻止多用户共享账号的权利。(如以上授权许可无法满足您的需求,请联系客服专员,为企业定制高级授权许可服务。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一、有限授权许可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在此授予版权购买使用者非排他性的、非独家的、不可转让的、全球性的、永久的素材使用权利,版权购买使用者在遵循本说明及本授权协议第二部分里提到的限制条款的前提下,以下列方式使用、修改和复制视频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 / “绣出新生活,也绣出了团结友爱”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魏碧锋
山水边城,锦绣靖西。
旧州古镇是靖西市山水风光的缩影,以制作传统民族工艺品——绣球而闻名。近2500名村民中,一大半都在从事绣球相关工作。
当地人穿着民族服饰,坐在家门口缝织绣球的场景,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47岁的壮族妇女朱红芳每天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织绣球。手艺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多年后,又传给了她女儿。
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绣球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包括浆布、裁剪、绘图、刺绣、缝合、填充、拼缝等多个步骤。其中,刺绣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绣娘的心血和智慧。
朱红芳左手手指上贴着一块创可贴,那是织绣球时扎破的。于她而言,绣球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一只绣球售价从20元到200多元不等。除了卖给游客,网上销路也很不错,一年下来,她光织绣球可以为家里增加上万元收入。
对另一些人来说,绣球则是一种情感寄托与传承。
“虽然做了一辈子的绣球,但我还总想着如何去创新传承这门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绣球。”82岁的非遗传承人黄肖琴老人耳聪目明,至今仍然坚持刺绣。
她介绍说,旧州古镇的绣球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手艺都是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如今,她的儿媳妇也成了一名非遗传承人。
旧州街党总支书记赵斌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设立了绣球非遗传习基地,邀请老一辈艺人传授技艺,培养年轻一代对绣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几年,会绣绣球的孩子也多了起来。
事实上,在旧州古镇,绣球制作已经超越了传承保护的范畴,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8月27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之“八桂大地展新颜”采访团来到旧州古镇,恰巧碰到了好几个外地来的旅游团,在鹅泉河边的古镇里,游客们看绣球、做绣球、抛绣球……好不热闹。
赵斌介绍说,绣球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备受游客青睐,他们依托独特的绣球文化,打造了一系列旅游线路和产品,每年吸引游客超过百万人次。
来自山东的汉族夫妇刘昌磊、王秀芬瞄准商机,和当地村民一起,成立了一家专门制作绣球的公司,专注于绣球的生产制作、创新设计和销售,去年公司营业额超过800万元。
公司化生产的绣球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绣球制作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推出了定制绣球和功能性绣球,极大地丰富了绣球的产品种类,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绣球绣出了我们的新生活,也绣出了大家的团结友爱。”王秀芬说,他们夫妇扎根靖西已经快20年,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在王秀芬看来,在绣球制作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村民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绣球成为了连接各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评论